彩电、空调、VCD、音响、微波炉、电饭煲等,只用一个遥控器,你可以在居室的任何地方都能操纵;足不出户就可将水表、电表、煤气表的数据送出,以避免陌生人入户抄表的隐患;带有监测探头的门镜,来访者的相貌清晰可辨;离家上班,忽想到盥洗室水龙头未关,只需向家里打个电话;窃贼入室,你的手机就会把险情告诉远离家门的你。
你在车上打个电话可启动家里的微波炉和空调开始工作,高龄老人独处家中,急病突发,只需按下身上的一个按钮,便可通知急救站和家人。
这种被称为“家庭信息网络”的生活并非遥不可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检测与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杨士元说:我认为只需要3—5年。今年是普及概念,明年到后年企业将埋头生产住宅网络产品,到2004年左右,将有真正普及的网络社区和住宅出现。
与杨教授的说法相印证的是,8月中旬由国家经贸委牵头成立家庭信息网络技术委员会,信息网络技术体系研究及产品开发已做为国家技术创新重点专项计划,由长虹、海尔、清华同方、TCL、信息产业部电子三所、上广电、小天鹅等单位共同承担。据悉,国家将投资1.5个亿支持该项目的实施。
网络社区智在何处?
专门从事智能化家居研究的杨士元教授说,智能社区、智能家居最终的目的是让家庭更舒适、更方便、更安全、更符合环保。
他认为智能化的程度也有高下之分。现在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安全,将小区保安管理、住户门镜及水、电等装置上网连接,使智能小区能满足用户防水、防火、防一氧化碳中毒这一基本需求,以后,人们对生活会有更高的要求,智能家居装饰的家庭环境会更贴近于大自然,那时的智能空调会听从人的指令:有人喜欢海边,空调就会送出阵阵海风,带来海边空气,那时的智能家居会更富有智慧,达到更高的层次。
智能社区、网络家居必须解决的问题有2个,一是接口问题,人指令,家电能听得懂,二是协议问题,即诸多家电和网络能够彼此相容,不能各有一套标准。据悉,家庭信息网络技术委员会就是要规范智能家居的生产标准,包括插头的标准。
杨教授说,从技术角度,网络家电,智能住宅并没有太多难题,凭国内的研发力量定会能够做出来。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的童悦仲先生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网络社区有普及型、先进型、领先型三类,目前建设部已批准7个普及型网络社区,北京国能天恩公司也将于今明两年垫资上亿元在北京建设30个网络社区,总户数将达30000户。而且清华同方年底也将推出网络家居产品。
网络社区障碍何在?
有一位汕头的老板,想开发一种能上网的电饭锅。主人只需往家里打个电话,电饭锅即可工作。
这样的电饭锅设计起来并不难。但条件是,主人需在离家时将米、水在锅中备好。老板提出大米浸泡一上午食之无味。于是又需要设计出一种能上网的可计量的米箱,内装免淘米,网络接到主人指令后,按设定的计量度和水量将米、水放入锅中进行煮饭。
这样的网络电饭锅很方便但也很昂贵,会有多少人购买呢?
老人佩带于身的网络按钮,就为使老人在呼叫时能得以及时救助。但试想,独居老人若病不能动,救助人如何打开老人家门?
杨教授说,网络家电、网络社区最重要也最难的是为用户周密的考虑,家用品的设计比工业品的考虑要难得多。
地产开发商和住户的观念问题也是网络社区实现的一个障碍,网络社区要求地产商在建筑设计时就把智能化与设计网络融为一体,也要求在建设时有一揽子计划,包括综合布线、电源插头上要有两根线(一根为电源线,一根为网络线),网络给家居预留安装和使用的空间。但有的开发商嫌麻烦,不愿为此投入资金,这样就会给网络社区的实现增添不少不便。
第三个障碍可能会出现在服务上,杨教授说,网络社区对社会的服务业和公安消防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网络的快速反应,要求医疗、警力也需快速出动,否则,网络将失去意义。
网络将使人们对社区生活有一个新的认识,这并不是远在天边,而是很快就将近在眼前。